东莞日报社采访团赴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采访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已成为产业趋势。

我国太阳能产业还停留在「只做不用」的窘境,尽管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占全球50%以上供给量,需求量却不到全球5%。大陆政府迟迟未推出固定的上网电价标准,所以各个省份「各自为政」。

东莞日报社采访团赴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采访

2011年此2国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有所调整,当下牵引全球太阳能产品价格,造成激烈涨幅。面对如此尴尬情形,市场一直希望政府能推出配套政策。民营太阳能光伏企业盼有利可图,而在政府迟迟不推出上网电价的情况下,3省份已各自为政,变相对政府主管部门施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深具潜力,但若想快速发展,政府制定上网电价势必是最关键的一步。若进度顺利,政府很可能在2012年推出国家标准的上网电价规划。

然就眼前情况看来,600~1,000百万瓦(MWp)很有可能是上限。然业界人士认为此举是杯水车薪,不愿积极响应。南京中电电气研究院院长贾艳钢介绍,该项目铺装面积达12万平方米,装机容量10.67兆瓦,运营期25年,就近上传电网,如果按每户家庭每天用电2千瓦时计算,投用后可同时满足上万家庭使用。

要让光电真正成为黄金电,还要解决生产和需求的脱节。光电应用自然需要政策支持,欧盟、日本鼓励居民在楼(房)顶、外墙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给予很高的补贴,其中德国补贴比例高达30%-40%。而在东部沿海城市,太阳能只能用在楼顶热水、路灯照明等领域,利用光伏发电还显得遥远。然而现状却是,国内光伏产品绝大多数出口

南京玻纤院光伏专家介绍,他们基地太阳能试验电场的发电成本最低已达1元/千瓦时,高于火电价格,如能降至0.1美元/千瓦时(相当于人民币0.64元),是划算的。客观地说,国内光电应用还面临技术瓶颈。

东莞日报社采访团赴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采访

专家介绍,全球只有我国和西班牙将光电生产和需求割裂开来。此外,我省光伏企业还为内蒙古大草原上难以通电的1000户牧民装上风光互补发电设备,每户只需几万元,就能保障空调、彩电、冰箱用电。国内10兆瓦以上功率的并网电站只有甘肃敦煌、宁夏石咀山等少数几个。专家预计到2020年前后,技术上可实现这一目标。

南京中电电气研究院院长贾艳钢介绍,该项目铺装面积达12万平方米,装机容量10.67兆瓦,运营期25年,就近上传电网,如果按每户家庭每天用电2千瓦时计算,投用后可同时满足上万家庭使用。内蒙古牧民能享受的清洁能源,城市居民却用不上,这一反差让我们看到:要推广绿色、无污染的太阳能电,当前比政策支持、技术突破还要紧要的是,打破供电体制障碍和光电应用中的瓶颈。光电应用自然需要政策支持,欧盟、日本鼓励居民在楼(房)顶、外墙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给予很高的补贴,其中德国补贴比例高达30%-40%。而在东部沿海城市,太阳能只能用在楼顶热水、路灯照明等领域,利用光伏发电还显得遥远。

与化石能源电相比,太阳能电被称为黄金电,好处自不用说。而东部电力紧张,可结合屋顶工程、建筑一体化发展光电,既节省用地,又节约能源。

东莞日报社采访团赴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采访

光电应用出路还在贴近需求侧,解决我国电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西北光电、风电富余,送过来不经济,可以将东部地区高耗能的电解铝、炼钢、水泥产业转移过去。在需求侧推进建筑一体化光伏项目,我省除南站外,南京科技园、盐城先锋岛也在建设。

从南京市江宁区了解到,由江宁中电电气集团、南京铁投度身定做的全球最大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南京南站太阳能屋顶,将于9月底并网发电。然而现状却是,国内光伏产品绝大多数出口。要让光电真正成为黄金电,还要解决生产和需求的脱节。记者11日登上60米高的南京南站屋顶看到,南北两侧无柱雨棚上银灰色的光伏板层层叠叠,如同给站房披上了一层铠甲,十分壮观据测算,其温室效应可令困在温室中心处的空气温度比温室外的环境温度高出约35℃。它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因而绝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也不排放废水或其他任何污染物,是一个典型的碳排放为零的清洁发电厂。

例如,如今的材料能否确保近千米高太阳塔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连续的阴天如何有效地维持电站运行,暴雪过后如何迅速清除阻挡阳光的积雪等等。据外媒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正计划在它的西部沙漠地区兴建一座高约800米的、能发电的巨型太阳能塔。

这些储热物质的温度因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而上升,从而储存了阳光的热能。首先,这个大温室的顶盖对阳光来说必须是透明的,白天阳光的直射和漫射,加热了被约束在温室内的空气。

温室内的土壤等物质的温度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上升,再向温室内辐射远红外线从而加热温室内的空气。因为烟囱设计得既高又大,我们就称它为上升气流塔。

例如大片荒漠沙地将得以覆盖,切断沙源。设计者声称太阳塔的使用寿命至少50年以上甚至可达80年。塔身将选用轻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成,塔的内部除了用钢筋做加强筋之外是空心的。(陈贺能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原新技术开发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然而可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技术会越来越成熟。风力涡轮机把热气流转换成电能在烟囱底部的气流通道上安置多组风力涡轮发电机,强大的热气流通过时,它驱动涡轮机的叶片旋转,热气流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转换为电能。

要使烟囱内的热气流流动速度大,塔身就得高,它的抽吸作用也就越强。小型太阳能塔采用便宜的材料建成,目的是使用最低的建造成本,但不幸由于一场风暴,靠近塔的地方遭遇旋涡气流,致使这个小型试验电站遭到严重损坏,遂于1989年退役。

2015年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二高建筑。[page]不用燃料不用水实现真正的零排放太阳塔的运行不需要用水,这意味着它可以用在干旱的环境中,在大片荒漠上应用,同时还能改善环境。

这个试验电站于1986年7月开始运行,记录了大量的运行数据,验证了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的可行性。烟囱效应形成强大的热气流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烟囱的抽吸作用,生活中最常见不过了。另外,根据需要,温室内还将放置一些储热材料。其次,建造太阳塔所用的原材料都是十分普通的,建造它并不需要高技术设备。

延伸阅读 太阳能巨塔相当于小型火电站美国亚利桑那州计划建造的太阳能塔是澳洲一间上市公司EnviroMission设计的,它几经评估选定并取得美国一间工程管理公司支持,投资7.5亿美元来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大尺寸的太阳塔。项目建成后,只需50个工作人员维持运转,20万千瓦峰值输出时的运行效率可达60%(如果确实如此,那将是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等提法仍需实践检验。

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巧妙地组合了三个为人熟知的科学原理温室效应、烟囱效应和风力涡轮,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很有创意。由此可见,由于阳光及其所带来的吸热物体的热辐射,温室内空气被加热,在烟囱的帮助下产生上升的抽吸气流,它的动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变成电能输出,这三个古老而又成熟的技术组合,就是太阳塔的发电原理。

其次,这个大温室的顶盖像一个天棚,它必须能不让温室内物体辐射的远红外线逃逸,尽量不让温室的热量散失,起隔热保温的作用。如果太阳塔项目商业化运行成功,它不需要消耗地球资源、零排放、零污染的优点决定了它将是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好的清洁能源方式。

儋州市
上一篇:新时代环境:环保督察常态化在敲打谁?!
下一篇: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开始铺轨